追光语记 | 林泽玮:既往高处看,又往低处行
编者按
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要振兴,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。”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青年应当扎根中国大地,勇敢地迈出国门,讲好中国故事,让世界理解中国。
“追光语记”第七期,让我们一起走近2021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、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林泽玮,共同提升自我、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桥梁。
脚踏实地,扎根中国大地;
仰望星空,对话世界舞台;
无限成长,深耕自我提升。
资料卡片
林泽玮: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8级本科生,辅修国民经济管理二学位。前三学年平均学分绩3.91,专业核心学分绩3.96,排名年级第一。曾获国家奖学金、校级优秀学生干部、优秀团学骨干、优秀共青团员、抗疫先进个人、费孝通奖学金(学习学术类一等奖学金)等多项荣誉奖励。
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、校团委研究室副主任(学生兼职)。曾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对话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,参加中国青年政治人论坛、牛津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,参与服务保障国庆七十周年、建党一百周年、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。
学会合作,寻找乐趣
公益菌:师兄的专业成绩非常优秀,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你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吗?
按重要性来说,第一个是学会“合作式学习”。学习不是“零和博弈”,如果以“内卷思维”对待学习,往往会导致自我封闭,而闭门造车在大学学习中是行不通的。但大家其实可以把学习视为“正和博弈”、合作才会共赢。可以拉几个好朋友组成学习小组,进行合作式学习:比如共享课堂笔记,对课上的内容相互查漏补缺;比如分工查找资料,把课上留下的每个问题都弄清楚;比如组织文献读书会,分头阅读老师提供的拓展文献,再一起交流感想、加深理解;再比如组建“复习互助组”,在考前互相督促复习、讨论解决问题。如果说课堂上讲的知识是100,自己听课记录下了90,那么通过“合作式学习”不仅能补上剩下的“10”,还能通过文献阅读、扩展思考使知识含量达到“150”甚至更多。
二是认真对待每次作业。这个是我非常受用的。每一次的作业都是对前期学习的综合检测,会“逼”着你把之前的上过的内容再复习一遍,认真对待作业不仅能拿到相应的分数,更重要的是不断巩固前期的知识,让自己在期末复习时更加得心应手。
三是上课尽量坐第一排。这是很简单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的方法。坐第一排并不是为了“刷脸”,而是可以让自己更加的聚精会神地听讲。我是因为近视所以一般就往前坐,但相比于坐后排,坐第一排确实能感觉到不仅看得清楚、听得清楚,更能够不自觉地更加投入进学习状态中。
最后,我觉得回归学习的本质,找到每一门课的乐趣是很重要的。在大学里既会遇到自己很感兴趣、很有收获的课程,也会遇到“不太对胃口”的课。但对于知识体系的形成来说,每一门课都是不可或缺的。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对每一门课都感兴趣,“兴趣点”可以是带来思维上的开阔、与现有的知识体系形成补充或碰撞、对自己的技能方法能够有所提高,或者再不济也可以了解一些新名词。只有找到乐趣,才能把“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学”。
重视规划,提升效率
公益菌:师兄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兼顾了很多学生工作,想问问师兄如何平衡学生工作和学习呢?
学习跟工作其实是一个可以相互放松的过程,学生工作就是大家聚在一起,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,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快乐、享受的。学习累了,不妨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开一次“头脑风暴会”,或是一起完善一份策划、一篇推送,我认为这是一个互补的、相互调节的过程。另一方面,学生工作则可以帮助你认识来自更多其他学院的同学,交换彼此的观点。相比于学习小组主要是来自本专业的同学,跨学科的“小分队”更能形成思维上的互补、思想上的碰撞和方法上的启发。
具体的平衡措施,第一个方法是“不要抓住每分每秒学习,而要抓住学习的每分每秒”。这既是说要提高效率,也是要让自己劳逸结合。把100%的精力、100%的时间都投入于学习中,会让自己变得很累、甚至“emo”。所以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习,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,放松的时候就好好放松、好好休息。
我的每日规划一般是:白天主要是上课,中午或下午如果没有课就去运动运动,晚上留出一段固定的时间,大约1-2小时用来处理工作或者其他个人事务。如果当天还有时间,我就会整理笔记,消化知识或看看文献。如果实在挤不出来,也不要影响睡觉,而是把这些事情调整到周末去做。
第二个方法就是规划好考前复习。考前十四天开始的“黄金复习期”非常重要,一方面一学期的课程基本上完,需要趁热打铁实现“由零散到体系”的转变,一方面也是要不断强化短期记忆,让自己更加熟悉各种知识点。从考前14天,或者至少考前7天开始,一定要让自己摒弃外来工作,全身心地投入学习。同时,还要综合各科的考试时间进行合理规划,每门课考前的2-3天是“冲刺复习期”,需要重点安排相应课程的复习。其他时间则可以根据课程难度和重要性合理进行规划分配。
多元经历
扎根中国,对话世界
公益菌:师兄也参与过很多活动,其中既有国际活动,也有在国内的很多实践。在参加国际活动的过程中,师兄有哪些感受和收获呢?
我曾经参加过牛津模联,也曾作为学生代表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先生对话。我认为认为这些活动一是能倒逼自己学好英语、学好专业知识,因为我本身就是国际政治专业的;二是能带来学习方法、学习思维上的开拓。在和其他国家青年的交流中,我也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特点、学科体系特点、研究方法特点,这对我而言也很有启发。
最后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“不畏”。我曾问陆克文先生“逆全球化在未来会不会是一种常态”,他回答我“这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害不害怕、敢不敢向外走”。如果我们“躲进小楼成一统”,那么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,我们这代人就会“怯场”。因此,我认为敢于与世界对话、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我们这代青年是非常必要的,因为我们身上担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。只有我们先敢于走出去,才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,让更多人了解中国、理解中国。
公益菌:师兄在国内的实践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和体会想要和我们分享呢?
我一进大学就给自己制定了校内校外、国内国外、高层基层的实习规划。我认为只有多层次的实践,才能看到整个社会运行的全貌,更好地在将来以自己所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。我曾前往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县城,在当地政府蹲点实习、去各个村庄走访调研。也曾有幸前往最高人民法院实习,了解国家机关的运行模式。这些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、方法层面的收获,更加启发我要始终扎根祖国大地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在仰望国际政治星空的同时,更多一份脚踏实地的扎实。当然,实践的机会往往时间都不长,所以最重要的方面我觉得还是养成用心看、用心听、用心记、用心想的好习惯,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实践机会。
关于低谷期
公益菌:关于度过低谷期,师兄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吗?
“摔倒”之后最痛苦的事情有两件:一是怎么站起来,二是接下来怎么走。从我的经历来说,想要“站起来”,一方面要适当地降低目标预期,因为焦虑的最大来源往往就是个人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。另一方面也要反复告诉自己,“如果这一段走得特别困难,可能是因为这一次的收获最大”,就像拔萝卜一样。
而要弄明白“接下来怎么走”,首先要不断给自己强调“努力的意义”。顺境的时候人往往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,而逆境的时候往往又容易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。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即使是在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的时候,也要坚信接下来会是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从而才能找到“走出去”的办法。送给同学们一句我很喜欢的话:“努力的意义,就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候,你会发现身边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和喜欢的事”。
既往高处看,又往低处行,青春的意义就在于丰富的体验和上下求索的勇气。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脚踏实地的底气,找到一往无前的目标,拓展青春的无限可能。
往期 ·回顾
策划 | 张作宾辅导员工作室
采访 | 郑耀祖
整理 | 薛瑞艺 王孙绪涵
封面 | 程童
排版 | 程童